
柴国珍(1967年12月—),教授,博士。1984年考入山西师范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,1988年获文学学士;1993年考入山西师范大学戏曲研究所从事戏剧戏曲学专业学习,199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;2005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古代文学元明清专业学习,2008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;2009年在扬州大学从事文艺学博士后研究工作,2011年出站。多年来从事戏曲文化地理研究、古代小说研究、民俗文化研究、晋商文化研究。
代表性学术成果
论文:
1、《戏曲文化生存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及其形态分析》,《文艺研究》,2013年
2、《元明清山西戏台空间分布》,《文艺研究》,2008年
3、《社会结构空间转换与戏曲文化的走向》,《东南大学学报》,2014年
4、《时间哲学视野下的感伤之旅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,2008年
5、《基于空间视域下的山西古代戏台分布特征解读》,《东南大学学报》,2010年
6、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》,《文化遗产 中山大学》,2010年
7、《人口数值变化与戏曲剧种时空分布差异研究》,《戏曲艺术》,2009年
8、《蒲松龄科第观解读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 2007年
9、《文化视野下的<聊斋志异>科第观》,《上海大学学报》,2007年
10、《文化生态与戏曲变迁》,《民族艺术研究》, 2010年
11、《明清晋商对山西戏曲艺术的影响》,《山西大学学报》,2010年
12、《空间视域下山西民歌方言特色》,《澳门网络娱乐游戏平台学报》,2012年
13、《正义•和睦•诚信——<聊斋志异>狐文化价值取向新探》,《澳门网络娱乐游戏平台学报》,2007年
14、《论史湘云的麒麟之缘》,《澳门网络娱乐游戏平台学报》,2006年
15、《杜十娘的悲剧人生》,《山西日报》,2005年
16、《启功与戏曲》,《山西日报》,2004年
17、《明清晋商对山西戏曲的贡献》,《山西日报》,2010年
18、《明清山西商业经济摭论》,《澳门网络娱乐游戏平台学报》,2004年
19、《论人文精神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驱动力》,《生产力研究》,2002年
20、《人文教育的使命与创新人才的培养》,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》,2001年
21、《论李渔<闲情偶寄>中关于戏曲的教育功能》,《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1年
22、《贵奇▪创新▪求美——李渔戏曲美学简论》,《晋阳学刊》,1997年
课题:
《山西戏曲剧种文化生态调查与研究》,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。
《戏曲文化生存空间研究》,中国博士后基金。
《工业化时期戏曲文化研究》,中博博士后基金。
《山西庙会文化与经济互动》,山西省软科学。
《山西人口与戏曲剧种时空分布演变》,山西省教育厅。
《山西四大梆子子调查与研究》,山西省教育厅。
《山西戏曲文化整合研究》,山西省软科学。
《晋商精神文化研究》,山西高校哲社。
《山西非物质遗产音乐戏曲文化遗产与文化强省关系研究》。
《戏曲在乡村民俗文化记忆中的传承》,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。
《山西戏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》,山西省政府重大咨询课题。
专著:
《中国历代游记散文研究》,山西人民出版社。
《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》,中国戏剧出版社。
获奖:山西省哲学社科科学第六次社科评奖三等奖,《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》,专著。